選擇的依據

measurement-millimeter-centimeter-meter-162500.jpeg

我們長期以來的習慣、價值觀,以及面對各種狀況所做出的選擇,是怎麼產生的?

曾經看過一段有趣的影片。場景是在一個候診室裡,除了一位不知情的受試者外,其他在場的人都是安排好的樁腳。當醫院廣播發出「嗶」一聲時,樁腳們不約而同地起立、坐下。對於這種意味不明的舉動,受試者一開始充滿困惑,但兩三次後,受試者也開始跟從所有人的「儀式」,一同起立、坐下。隨後,當樁腳們一個個離開,最後只剩下受試者一人,你猜他會怎麼做?不可思議地,當「嗶」聲響起時,他依然獨自做出了起立、坐下的動作!

後續還有發展:當陸續來到候診室且完全不知情的人們,看到那位最初受試者的「儀式」,雖然一樣經歷困惑的過程,但最終全部的人居然都一起跟著做了!!更費解的是,曾經在最初受試者臉上的疑惑表情,已經一掃而空,取而代之的,竟是滿滿自信的笑容!這種名為「從眾」的行為,讓人在跟從大眾的選擇時,產生一種「安心」的感覺。但從旁觀者的角度,除了感到不可思議、有點好笑,其實也自省著:自己有哪些想法與行為,是在不知不覺中,因為「想和大家一樣」而建立起來的?

「大家都這麼做,所以……」,是句不陌生的話,經常在各樣的話題中出現,如:職場、感情、夫妻關係、教育……等。然而細想:「大家」是哪些人?這些說法又是建立在哪一把「量尺」中?對於聖經的準則,我們會如何看待、選擇? 有時候,選擇與世界不同的正確方向,真的很需要「勇氣」!願在上帝的幫助中,我們都能擁有在世上做光與鹽、與「眾」不同的勇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