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不同 學習不同
指導孩子們的社會科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了。我認為其中最大的挑戰,就是如何讓不同特質的孩子去記住歷史事件、世界地圖與經濟、政府與法律……等,這些與中學生有點距離、稍微生硬的資訊。
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與調整後發現:其中一位孩子在文字上比較有天分,和他一起腦力激盪出幽默的諧音,大笑一陣後立刻可以記住,甚至之後他也自創了許多諧音哏,變成想忘都忘不掉的記憶;另一位孩子則是對「人物」感興趣,由人物衍伸的事件、地點組織起來的網絡,就容易刻印在記憶中,也會自己統整一套組織細密的筆記後,再「分享」給我聽;還有一位喜歡在內心小劇場中創作故事的,則是透過「取材」的角度,無論是看到的景物、歷史、文化、事件,甚至公民中繁瑣的政府結構、法律等,都可以消化整理成未來想創作的故事題材。
父母能為孩子的學習加分
記得兩三年前曾陪孩子們看「暗殺教室」這部日本動畫,講述一位長得像外星生物的老師,擁有強大非人的能力,卻願意成為一個放牛班的老師,是一部有趣、勵志又感人的影片(雖設定為保護級,仍建議輔導級以上年齡觀賞)。其中有一幕,這位老師以20倍音速的移動速度,同一時間內以量身打造的教案幫每個學生上課,對於有教育理念的人來說,實在是夢幻卻又永不可及的能力!
某天想到,即使物理上無法達到那樣的境界,但理論上,若父母和孩子有緊密的關係,父母應該是最能貼近這樣能力的身分呢!在學校中,老師很難顧及每個孩子的學習狀況,然而身為父母的強項,應該是多了一些對自己孩子個性、習慣以及喜好的了解。所以不論是何種形式的教育體制,在孩子寫作業、複習學業時,若能有一點時間,坐在身邊,一起燒腦解題、探索適合他的有趣記憶方式、甚或是反過來讓孩子扮演老師,試試看,說不定除了能發想出最適合的學習方式,也許還能成為一種另類與孩子約會的方式喔!